浙江“浙土平衡”平台首批签约项目之一,在龙游县落地实施
平台“牵线”破解工程弃土难题
艳阳高照,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佛乡水库工程施工现场,满载土石方的大型运输车正有序驶离工地。弃土,这个原本需要寻找堆放点的工程“大难题”,如今却成了不远处320国道的“香饽饽”。
这一“变废为宝”的顺畅流转,得益于浙江省水利厅创新推出的“浙土平衡”数字化平台精准“牵线搭桥”。
6月6日,龙游县佛乡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如何处理开挖产生的46万立方米弃土却成了难题。与此同时,320国道童家至平山桥段公路工程正为寻找大量符合要求的填筑土方而发愁。以往,这可能需要建设方各自寻找场地或购买土方,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如今,通过“浙土平衡”平台,在“我要弃土”和“我要取土”两大模块进行信息发布、智能匹配,需求方和供给方即可“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合作意向。
这46万立方米土石余方,成为“浙土平衡”平台上线以来首批成功匹配并落地实施的项目,一举破解了“弃土难”与“取土难”的双重困境。
自平台上线以来,龙游县林业水利局积极推动平台应用。线上,依托本地用户基础广泛的“龙游通”App(应用程序)进行精准推送;线下,在工程审批窗口设立宣传展台、分发宣传手册,向相关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进行“面对面”解读、“手把手”指导,让“信息共享、余缺调剂”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平台效应正加速显现——截至目前,已有6条弃土信息和3条取土信息在平台成功发布,建设项目取土和弃土正在加速实现“双向奔赴”。
此次土石余方的成功匹配不仅解决了两个工程的具体难题,更带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46万立方米土石方实现就地循环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双方省去了额外的弃土场租赁、土石方购买及长距离运输成本,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缩短了工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工地,走进企业,让更多项目建设方和施工方了解平台、信任平台、用好平台,让县域内工程项目的土石余方资源匹配更高效,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向绿色化、智能化、可持续方向转型。”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水资源管理科负责人表示。
作者:林光军 倪嘉慧 傅爽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