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月 文
作为最早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省份之一,福建省在河湖管护工作中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这其中,“丹心福水”党建品牌宛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福建河湖长制工作。
“丹心福水”党建品牌旨在充分发挥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好事的特色优势,推进“党建+河长制”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持续深化以党建促河建,当好河长参谋,推动河湖治理,发动全民共治,为建设更多造福福建人民的幸福河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丹心”蕴含着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双河长”的挂帅推动下,党员干部一心向党谱新篇、爱党为民铸丰碑;“福水”是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结合福建河湖实际,以“一河一网一平台”为抓手,着力把八闽大河小溪打造成为“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的幸福河湖。
一颗红心抓好“管河”担当有为
作为“丹心福水”党建品牌的践行者,福建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党支部争做河湖管理保护优等生,争当幸福河湖建设排头兵。
2017年4月,福建省河长办开始实体化运作。为加强人员力量,福建省河长办从成员单位中抽调8名工作人员挂职锻炼,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入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党支部,两年一轮换,视同基层挂职。通过这一机制的运行,既缓解了人员短缺压力,还促进了工作方法交流,更为各单位间沟通搭建了桥梁,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管护工作能力。
一颗初心推动“治河”落地见效
河湖管理处党支部始终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支部党员勇当先锋,从率先探索“六项机制”“六全治河”“六大组合拳”,到打造莆田木兰溪、厦门筼筜湖等示范河湖试点,他们冲在前、挑重担、当表率,将为民初心化作整治河湖的磅礴力量,用河湖管护成效提升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一颗恒心凝聚“护河”全民共识
河湖管理处党支部发挥各级河长办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力量,率先开展“河小禹”“巾帼护河”“企业河长”“河湖长制进校园”等专项行动,点燃群众爱河护水热情;推行公检法驻点河长办机制,为河湖治理注入多元活力;聘任“代表河长”“委员河长”“记者河长”“台胞河长”等,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湖治理;推出河长制“一台戏”、“一张图”、监督热线和“云平台”,制定标准规范,出版系列丛书,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护河氛围。
河湖管理处党支部坚持每年联合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办党组织在主要河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带头倡导、主动引领各级党组织爱河护水。泉州市、大田县在河道建立起临时党支部。福建省涌现出一大批党员护河队、“党员河长”、党员爱河志愿者,带动广大青年参与爱河护河行动。
如今,“支部建在河道上、党旗插在河岸上”成为福建河湖治理的生动写照。福建河湖长制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获得国家正向激励,多项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丹心福水”党建品牌以其独特魅力与强大效能,让“党建红”与“水利蓝”交相辉映,为福建河湖治理铸就坚实保障,也为全国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福建经验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