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水养神州 江河竞秀——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综述
 
分享到:
2019-10-01

  □本报记者 赵建平   

  70年,如一条奔腾的大河,不舍昼夜,润泽中华。站在岁月的闸口回望,来路激昂,前路浩荡。

  70年自强不息,承载初心和使命,五千年文明古国绽放夺目光华 ,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崛起。

  70年前,满目疮痍的江河图景仿佛昨日;今天,壮丽多彩的山河画卷已然展开。在“水”中求发展,从“水”中谋创新,水之所至,处处可见盛世水利的灿烂景观。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座座水利工程巍然屹立,一个个水利项目润泽山川,一条条河流和谐流淌,一片片绿洲生机勃勃,一股股清泉进村入户。水利70年,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本羸弱的江河,创造了前无古人、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江河安澜

  “治国必先治水”。一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水旱灾害防御史。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水库1 200多座,堤防4.2万公里,大江大河基本没有控制性工程,监测预报等手段几近空白。

  黄河曾经是一条忧患之河。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干流上没有一座水库,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频繁决溢,为患不止。

  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在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治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黄河视察。今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之中亲临黄河,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黄河治理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人民治黄70多年,建成了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流水利枢纽,基本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战胜了10次超过10 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创造了73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新中国相继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大幅度增加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兴建。

  70年来,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 200多座增加到近10万座,总库容从2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9 000多亿立方米。5级以上江河堤防超过3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多。规模以上水闸10万多座、泵站9.5万处,建成一大批供水工程及重点水源工程。编制完成洪水风险图,覆盖防洪保护区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覆盖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在防汛抗洪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西江大藤峡、新疆阿尔塔什……一个个谋划多年、号称“世纪工程”的标志性“重器”拔地而起,国家172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建设138项,正由蓝图变成现实。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际发生的最大洪水能力,我国防洪能力已升级到较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