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鲁北地区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11度,并伴有6级大风,天气冷得简直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我来到惠民黄河淤背固堤建设工地进行采访,目睹了黄河职工艰难破冰护管道。
由于近期以来天气持续低温所致,架设在河面上的机淤管道前侧形成大量涌冰,为了防止管道冰冻被毁影响施工,施工人员必须随时破冰或拨冰保护管道。当我来到博兴黄河工程处的渣浆泵船时,正赶上船员破冰。只见数人站在铺有防滑网的管道上,有的双臂抡着大锤,有的手握长杆,竭尽全力极其艰难地破冰推冰。冰块大小不等,最大的足有20多平方米,一般的也有6、7平方米,冰厚平均5厘米左右,其中有不少冰块厚度达20多厘米,主要是由于几层冰冻接在一起所致。我试图走上管道看个究竟,但上去了却不敢行走,因管道上虽然铺着防滑网,却依然很滑。
此时,一直盯在施工工地的博兴黄河工程处主任李英刚走过来说道:“不破冰,管道随时都有冻裂或被大量雍冰推断的危险,破冰护管道是逼出来的”。他大声提醒破冰人员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后继续介绍说:“破冰已坚持了数天,由开始每天2、3次增加到了现在每天的10多次,而且夜间也要进行。不过,淤沙将近完成,已胜利在望了”。说话间,他眉稍和胡子茬挂着冰花的脸上充满着刚毅、自信的神情。一起同去的惠民黄河工程公司副经理董宪文补充说:“不光要破冰护管道,还要破冰保出水。你跟我去出水口看看特别景观”。于是,我们顺着2000多米长的管道到了出水口。只见出水口处隆起了半米多高的冰凌溶洞,浑浊的泥水汩汩地淌着。董经理说道:“这里也该拾掇了,不及时破冰,将形成巨型冰疙瘩影响生产”。他快步钻进附近一帐篷内,拿来一专用大锤,用力砸起了冰溶洞。
我心里酸热交融,犹如打了“五味瓶”一般。我们的一线职工个个都是好样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艰难奋斗,才换来了黄河的岁岁安澜,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5年1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