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黄河”之启示: 数字时代的冲击
十年之前,一部名为《数字化生存》的书风靡全球,其作者尼克罗庞蒂描绘出的一幅幅美妙的数字时代生活画卷,令全世界的人们为之心驰神往。今天,书中所设想的种种场景已经成为现实。
的确,这是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从收看电视到拨打电话,从利用电脑处理数据到收发电子邮件,从飞机升降到现代战争,须臾离不开信息技术,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信息技术革命,大步迈向“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施用技术等。
感测技术即信息采集。它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包括信息识别、提取、检测等技术。传感技术与测量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使“千里眼”、“顺风耳”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传说。
以遥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技术进入以高精度、全天候信息获取和自动化处理为特征的新时期。卫星的遥感空间分辨率从1米提高到0.62米,高光谱分辨率则已达到5-6纳米。1-5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已经成为新一代民用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的基本指标。
以Google Earth为例,叠加的矢量化地图与卫星遥感影像的完美结合,带你从地球的一个角落“飞到”另一个角落。用户只要在地址搜寻栏里输入美国、英国的街道名,或者任何地方的经纬度数据,所查找地方的高清晰卫星图像都能够迅速被放大,呈现在用户面前。你甚至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家屋顶。
与此同时,能够穿透云层和植被的微波遥感及其自动测图技术,使人类不受天气影响,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和对地面高程模型的快速自动化更新。目前,中分辨卫星的时间分辨率已缩短到1天以内。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具备每天对地球任意区域进行卫星监测的能力。
与卫星遥感技术日趋成熟同步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亦可提供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以及精密的时间信息。以GPS导航和地图数据匹配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导航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成为GPS最大的消费市场,从一个侧面也带动了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生产的发展。
通信技术即信息传递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的传递铺平了道路。在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