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发展节水农业是大势所趋

2011-02-18

  甘肃省白银市委书记 肖庆平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要进一步深化市情水情认识。白银是甘肃、全国乃至世界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9000立方米,全国为2100立方米,甘肃为1100立方米,白银只有500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8,全国人均水平的1/4,全省人均水平的1/2,由此可见白银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水对白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白银市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水为白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现状看,灌区的综合效益不高,一些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分布不均,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们缺水,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非常浪费水,所以水利改革势在必行。

  白银市首先必须用好现有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其次要积极配套和续建水利项目;再次,要新上马一批水利工程。在抓好以上三项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大势所趋。要多措并举,全面推行大畦改小畦,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推科技、高效益”的原则,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把调整种植结构作为节水增收的重要措施,充分考虑单方水的效益,坚持在有水利设施的地方优先调整种植结构,在种植结构调整好的地方优先布局水利工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防止用政府投入替代市场机制。政府先期给予一些投入是必要的,但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是办点示范,要把这个任务全部包下来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省直农场要搞,农垦集团要搞,但关键是老百姓要上。譬如,景泰县50多万亩水浇地,大多数是农民的耕地,只有老百姓发展节水农业,才能把水节省下来。如果老百姓不参与,节水就是一句空话。政府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唤起群众千百万,真正做到谁受益、谁投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肖庆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