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夯实基础建设水利强市

2011-02-18

  河南省信阳市水利局局长 翁启先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水利改革发展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更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吹向水利事业的春风,是洒向水利事业的甘露,必将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大的动力。

  地处淮河上中游的信阳是农业大市,全市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1/10。信阳也是水利大市,淮河干流流经全市7个县区,长363.5公里,占淮河总长度的36.4%。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信阳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保、发电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同时,信阳又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信阳人民和历届党委、政府为之奋斗的头等大事。要从根本上改变信阳水多洪涝、水少旱灾的局面,就必须抢抓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水环境保护等三大工程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努力实现信阳水利大市向水利强市的转变。

  加强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出山店水库前期工作,2015年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步伐,到2015年完成全市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淮河及其支流浉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等重点河道治理。积极争取平原洼地除涝工程项目、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提高排涝和灌溉能力。

  加强农业灌溉体系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市5处大型灌区和37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改造全市塘、湖、堰、坝,使农村塘、湖、堰、坝保有量达到25万处。

  加强城乡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采砂许可、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小水电代燃料和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大山区小流域治理力度,建设城镇周边清洁小流域。做好城镇防洪规划,积极推动城镇河道治理和水景观建设。

  加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年全面解决367.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1年前淮干滩区10年一遇水位以下的居民,全部迁到高地,确保安居乐业。严格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政策,加强已批复移民项目的建设管理,逐步建立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洪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农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清晰化、投入多元化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翁启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