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公布2025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福建省泉州市有洛阳江、温水溪两条河流在列,展现了幸福河湖建设的“硬实力”。幸福河湖正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撑,造福一方百姓,让“世遗之城”有了民心所向的别样“幸福味”。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千百年间积淀下的深厚“海丝”文化底蕴,赋予了泉州人锐意奋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河湖治理管护中,泉州拼实力、使实劲,大手笔、大投入,推动河湖面貌焕新,激活强劲水动能,努力让“百姓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的美好梦想成为现实。
清新流域给乡村增色
泉州依水而建,因水得名,全市共有河流430条,总长度5225公里。其中,晋江是泉州市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流域内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的80%以上。如何守护好生态家底?
泉州市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构建“三级五层双河长”组织体系,设立“区域河长、流域河长、区域河长办、流域河长办、河道专管员”五层管理架构,实现责任网格从区域到流域全覆盖、从大江到小河全覆盖。
“流域河长统筹全局,河长办专班推进,目标就是‘污水不入河、垃圾不落地’,努力实现‘清新流域、生态两岸、富美乡村’的愿景。”泉州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林方亮说。
以流域为单元,泉州市统筹“治水、治山、治林、治田”,将流域治理与文旅开发、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规划“一盘棋”,织密“三张网”(资金网、技术网、责任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连绵带。
在永春县,经过生态清淤、河岸修复、鱼道建设及水系连通,南星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古香古色的水上廊桥建起来了,溪边传统古厝得到修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乡村旅游日益兴旺。
据了解,泉州市已累计建成84个清新流域样板工程,其中晋江流域建成22个清新流域项目;打造了10个共106公里的“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示范片区,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成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水文化+”为幸福加码
洛阳江上,建于北宋时期的洛阳桥屹立千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洛江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秉承生态、历史与文化融合的理念,洛江区深入挖掘宋代古桥洛阳桥、陈三坝、濠溪石梁桥、惠女水库等丰富水文化资源,积极构建由名桥(洛阳桥)、名人(俞大猷)、名传(陈三五娘传说)、名精神(惠女精神)组成的水文化旅游新格局。
水韵流淌间,文化的生命力正悄然复苏。据洛江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洛江区深度发掘“陈三五娘”爱情故事,倾力打造富有影响力的陈三坝婚恋主题水文化公园;推进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相融合,利用“福建省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惠女水库展览馆水文化精品工程,开发“水利研学+红色教育”惠女精神红色线路,以优秀水文化赋能幸福河湖建设。
泉州市历史悠久。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梯航外国、誉播四方的东方海港再次走入人们视野,再现了泉州文化的深刻厚重。
近年来,泉州市加强水文化保护、利用、传承,推动洛阳桥等30个项目列入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创新“生态修复+文化赋能”模式,打造水文化展示廊道,累计建成300座河湖长制主题公园,厚植幸福河湖建设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文化润泽处,河湖正新生。泉州以百里滨水生态廊道为线,串起30处河湖文化遗产,将水清岸绿的治理答卷,编织成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让悠悠文脉通过幸福河湖建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财富。
幸福河湖为泉州添彩
初夏,桃溪流域石鼓段,连片稻田和生态湿地绿意盎然,市民游客骑行漫步,宁静悠然。
“高颜值”桃溪聚集人气、带来商机,温泉民宿、共享茶室、轻食等高端生活休闲空间陆续建成,越来越多的经济业态在这里落地生根、集聚发展。
在德化县,以水兴业、以产促治有了生动注脚。水口镇遵循“发展增绿、产业向优”的发展理念,扶持壮大规模化、特色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多种业态共融发展的崭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幸福河湖造福泉州一方百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河湖蝶变,离不开社会共治。近年来,泉州市积极扩大治水“朋友圈”,强化“河长+公检法司”联动机制,联合市法院等9部门组建“七库连通工程水源保护司法联盟”;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选聘210名“政协委员河长”助力河湖长制工作;立足当地华侨乡贤多、乡愁氛围浓厚等资源优势,设立“乡愁河长”,凝聚起全社会共治共建幸福河湖的强大合力。
泉州市还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水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力量,打造规格高、规模大、门类全的市级幸福河湖促进会,共同助力幸福河湖建设。
据泉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泉州市将全力推进洛阳江、温水溪幸福河湖建设。以“洛阳江生态长廊”为主线,规划“阳江水文化传承区”“河市水生态涵养区”“马甲水生态提升区”,全力打造一条特色旅游线路,带动流域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以温水溪水系为脉络,统筹河湖系统治理、管护能力提升等多项措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水脉、文脉、财脉、人脉”,泉州正以河湖长制为笔,书写四脉贯通的河湖治理新篇。随着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启动实施,泉州百姓将看到更多“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画面。